2023年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十七篇)

时间:2023-04-04 作者:储xy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一

伴随着阳光的升起,我们的按捺以内感一日游也开始了,多少年来,安阳以其独有的风韵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等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到安阳视察,并对古都的的发展给予厚望!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汇处,辖五县市四区,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总人口516万,是豫北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早在3320xx年前,商王盘庚迁都“小屯”一带,这里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着稳定疆域,长期定居的国都。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写诗称赞:“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其后,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曾在此建都,时达380年。

安阳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苑,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上最重要的的青铜器“司母戊”大鼎都出土与此。还有岳飞庙,天宁寺塔,修定寺塔,小南海石窟等历史古迹,有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国际跳伞滑翔基地——林滤山,海鸥于太行大峡谷,五龙洞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而且有高跷、旱船、龙灯等民间绝技,道口烧鸡、老庙牛肉等风味小吃,还有红旗渠香烟等知名品牌!

安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而且是河南的重工业基地,相信勤劳的安阳人民在、带领下,一定能把安阳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灿烂辉煌!·

那么在安阳丰富的文化 瑰宝中,殷墟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殷墟位于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商代文化遗址,距今已有3320xx年的历史,自公元前1320xx年盘庚迁都于殷,在长达255年间,这里一直是商代晚期的政治、科技、文化中心,商灭之后,这里沦为废墟,称“殷墟”。

这片充满神秘色彩、思古幽情的土地,让一个古老的朝代从传说中走出,也把我们带进了对古代文明的无限遐想之中,然而数千年的繁华早已烟消云灭,曾有学者叹道:“不看殷墟是个遗憾,看了殷墟更觉遗憾!而殷墟博物苑的兴建结束了这历史的遗憾,气势恢弘的商朝宫殿和陵墓,制作精美、纹饰细腻青铜器,造字成熟的甲骨文等历史遗存,构成了殷诩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为世界、为 东方、为中国,增添了一道绚丽的景观!

好了,各位朋友,请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跟随小*一起来亲近殷墟,感受殷墟把!

景区: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宝库中,有着数不尽的文化瑰宝,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一颗!

“一片甲骨惊世界”,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那结束了仓颉造字的是神话,也使一个普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随着对按捺以内感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威力纪念这中华第一都,勤劳的安阳人民在此建造了博物苑,取名“殷墟博物苑”,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各位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苑门,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而建,堪称华夏“门”的鼻祖,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今天汉字的鼻祖~

说起甲骨文,千谢万谢王懿荣先生,相传在我们脚下还是农田的时候,周围的村民就经常在地里挖出一些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是社么?后来因村里的剃头匠李成技术不佳,总是把客人的头发刮破,又没钱买药,便把这些骨片磨成碎末涂在伤口上,谁知血竟真的止住拉,才知道这是中药中的一味,称为“龙骨”,开始大量卖到药店,可大多数药店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村民就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遗憾,不知多少病人都把甲骨文喝肚子里了呢!幸好还是有些骨片被卖到京津地区被王懿荣发现,并被确定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一个展柜,是著名的h127甲骨片堆积坑模型,1936年出土,是目前殷墟发现甲骨文最多的一次,共有17096片。在商代,甲骨文是皇室贵族在进行占卜活动后,将有关占卜内容写在有关占卜的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商王从事占卜活动十分频繁,几乎无事不占,无事不卜,商王占卜一般是由专人来进行的,他们先在已选好的龟甲或牛肩胛骨的背面凿一些排列整齐的小圆孔,圆孔的旁边再凿一条长槽,然后把燃烧的木炭放到里面浊烧,骨头受热后,正面就会随着“卜”的一声出现裂纹,商王局势根据这些裂痕来判断事情的吉凶。那么甲骨片上的文字就是占卜祸福,判断吉凶的一些记事,因此呢,我们也称这些文字为甲骨卜辞,内容涉及星象-历法-农业-军事等各方面内容,这个甲骨坑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甲骨文碑林,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形状的甲骨文碑刻,共30通。

您看这块碑,原甲骨片有甲骨之王的美称,文字达125个,是一块完整的龟板,听说当时卖这片甲骨的人,用赚来的钱,买了20亩地呢!

再看这块碑,它记载的是天象情况,准确的纪录了彩虹的形成条件和出现的过程,是我国古代关于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纪录!

好,朋友们,您不妨自己去琢磨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字,然后和碑后的汉字对照一下,看您是否猜对了呢?

如果说罗塞塔牌的发现是打开通向古埃及文明之门的钥匙,那么安阳殷墟的出土便是展开了一幅失佚已久的中华民族历史画卷!它和古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泥版文字,以及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一样,是整个人类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明发达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放射着绚丽的光辉!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二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中州旅行社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首先我代表旅行社的全体员工欢迎大家的到来!坐在我旁边的这位就是我们的司机王师傅,王师傅有着丰富的驾驶经验,接下来的旅途中将由我和王师傅共同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什么不周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俗话说:‘相聚既是缘分!”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份情谊,在相聚的日子里,能够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这段旅途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接下来我把今天的行程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现在我们正行驶在京珠高速公路上,大约需要三个半小时,我们就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安阳殷墟博物苑。

现在,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可能大家都知道,古时呢,把天下分为九州,河南为豫州,独具九州之中,故称“中州”。而现在许多河南人喜欢把行、可以等词汇说成是中就来源于这里了。全省土地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分17个省辖市,下辖88个县和21个县级市,省会为郑州。河南不仅平原辽阔、气候湿润、土质肥美堪称我国农业大省,而且还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经济逐渐迅速发展。交通方面,中国铁路网的两条中轴线路——陇海线和京广线分别从东至西、从南至北从河南的中部通过,郑州是全国铁路网的中心。另外,河南还是国家重要公路、航空线的贯通之处,是南来北往,西去东行的必经之地。因此,不论陆路或空中交通,河南与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都十分方便,处于全国交通辐辏的中心地位。

此外,河南还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就建都在阳城镇,也就是现在的登封告成镇,还有距今八千多年的新政裴里岗化,三千多年的隞都以及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大河村遗址等。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不少的王朝都曾在河南内建都和分封诸侯。在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中,仅河南就占据了四个,它们是: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殷开封、殷商国都安阳、郑州。河南地处中原的腹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有四千年与这里紧密相连。所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南宋以前,这里一直是中国的文化轴心,长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焦点。无数杰出人物在这块土地上纵横驰骋,激荡起多少历史风云。

游客朋友们,景区马上就要到了,现在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景区的概况。殷墟是商朝后期的文化遗址,位于安阳市的西北郊,随着对安阳殷墟的全面挖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据史书记载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断定,公元前1320xx年,商朝的第20位国王盘庚把都城由山东的“奄”迁到了“殷”,并在此建立都城,经历8代12王,共254年,从此这里成为殷商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来商以后,这片土地逐渐荒芜,变成了一片废墟,所以就叫“殷墟”了。

现在景区就要到了,等师傅把车停好以后,请大家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关好车窗,记清我们的出牌号,随我一起下车游览!

殷墟景点

各位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殷墟博物馆,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殷商文化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朋友们,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城。

“一片甲骨惊世界”,1899年的甲骨文的发现结束了仓颉造字的神话,甲骨文的意义是无与伦比的,表明我国至少在距今3320xx年前就已经具备了完备的文字体系,它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有文字可考的时代,从此揭开了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

我们现在来到了甲骨文的碑林,在全国,各种碑林不少,但殷墟的碑林与众不同,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里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甲骨文碑刻。下面,我把碑林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甲骨文碑林是由我国著名甲骨文学者王宇信,扬升南先生精选,以原甲骨片放大而成石碑,共三十通。

朋友们,我们先来看这座大门,这座门是由北京著名古建筑学家,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它是仿甲骨文的“门”字的写法而建。它看似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其为华夏门的鼻祖。门框上浮雕着凤,虎,饕餮和蝉等花纹。门额苑名有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整个苑门庄严大方,朱墨雕彩,古风古韵,古香古色。门两侧墙上浮雕殷代龙形玉诀,仿佛显示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此苑门和仿殷殿建筑的人文景观已成为古都安阳的的象征。 当世界上多数民族还停留在石器时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已进入青铜时代这也正是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二个原因。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件青铜器,就是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的仿制品。司母戊鼎1939年从王陵区出土,通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达875公斤,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所发掘的最大的一件青铜器,是我们的国宝。如此大的重器,浇铸起来特别困难,鼎最开始的作用只是一口煮肉用的锅,到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变成了权力的象征。

提到殷墟闻名于世的第三个原因,无疑就是商朝的都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建筑在商朝都城宫殿遗址上复原的仿殷大殿。它好似殷都的心脏,是商王议事朝拜的场所,整个建筑是“茅茨土阶,四阿重屋”的建筑方式,也就是茅草盖顶,夯土台阶,四面斜坡,双重屋檐,整个大殿显得宏伟庄严。

在建国以后出土大量甲骨文的同时,妇好墓的发现,也让所有考古者振奋。妇好墓在宫殿区西边,各位面前的这个建筑是妇好享堂,而这尊汉白玉雕像就是妇好了。那么妇好是何许人也?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她能文能武,深受武丁的宠爱,多次参与国家大事,为武丁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家看,这就是妇好墓了,墓深7.5米,在这里出土大批随葬品共计1928件,在这些随葬品中,除了有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以外,我们还看到了壁龛里的尺骨,这就是当时被殉葬的奴隶,我们仅从这个殷代王的墓葬就能看到奴隶社会的缩影。

好了,朋友们,因时间关系,今天的讲解就到此结束,接下来,大家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半个小时以后我们再在这里集合,谢谢各位的支持!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三

朋友们:嵩山是闻名今古的风景名胜地。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宗高”、“宗山”,西周时称为:“岳山”,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后,以嵩山位居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它与山东的东岳泰山,陕西的西岳华山,湖南的南岳衡山,山西的北岳恒山以及神话传说中海上的方丈、蓬莱、瀛洲三台山称为三山五岳。

嵩山,属于伏牛山的一支余脉,由东向西绵延30多公里。嵩山主体由变质的坚硬石英岩构成,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等呈局部分布。在距今约17~19亿年前.嵩山经强烈地壳上升运动,断裂上升成高出豫东平原千米以上的山地。后经多次剥蚀、抬升,终于形成了今日群山耸立、层峦叠嶂,高大雄伟的山体。

嵩山由两组山峰组成。东为太室山,即嵩山主体;西为少室山,当地称为“玉寨山”。两山相距5公里。

太室山山势坦缓,雄浑高大,远远望去,似一条伏卧的巨龙,显示了“嵩山如卧”的特征。主峰为峻极峰,海拔1500余米,也是嵩山的最高峰。山上浓荫蔽日,草木茂盛,苍翠欲滴,山间泉水,潺潺有声。站在峰顶极目四望,辽阔的中原,景色绮丽,处处锦绣。峰顶中间有一处残碑,据说是清朝乾隆皇帝登山赋诗的遗迹。在山体南麓,历代曾多次兴建庙宇书院。最东端的中岳庙,是中国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它始建于汉朝初年.后来经过多次改建,占地面积约10余万千方米。庙宇布局严紧,右柏森森。一条石砌甬道贯穿七进大院。甬道两旁碑碣如林,铸像挺立。穿过化三门,迎面是四座石雕栏杆的平台,这是四岳殿基,分别代表着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遗憾的是,四岳大殿于1944年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炸毁,只存了四座殿基。目前保存的中岳大殿,为明代改建的一座九脊重檐殿式建筑。殿内的画梁雕栋,天花板上采绘的飞龙翔凤,工艺精巧,维妙维肖。庙内还保存了唐碑、四尊宋代铸铁人等文物,庙南500米处是汉三阙浮雕。中岳庙观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中岳庙向西约5公里是嵩阳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院内的两株古柏,虽然饱经风霜浮皮脱落,但是仍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据说汉武帝游览嵩山时,古柏既在,曾封宦们是“大将军”和“二将军”。从那时算起,两棵古柏现在至少日有20xx多年的高龄了。

嵩山西南麓山坳中还有两处禅林点缀着山色。位于登封县西北5公里处的嵩岳塔,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这座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古塔,共15层,系砖构密檐式,塔身造型浑圆,别具一格。嵩岳塔旁的嵩岳寺,是北魏宣武帝时营建的离宫。寺西约半公里的会善寺,被一片柏树环绕。中国唐代著名大文学家僧一行曾在此寺出家。寺内的大雄宝殿、唐塔、戒坛石柱、会善寺碑、造像碑等都保存完好,特别是造像碑上雕刻的几百个小佛像,栩栩如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

高山东麓,保存着中国最早的天文台之一——告成观星台。这座观星台建于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创建的。当时,元世祖忽必烈派郭守敬等人改革历法。郭守敬认为只有根据天象观测的结果才能制定比较准确的历法。于是他历时3年时间,制作了13种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7个观测站。中岳一向被人称作天下之中,所以告成天文台就成为当时全国观测站的中心。郭守敬利用这些观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制定出历史上有名的“授时历”。这部历法计算一个回归年的时间,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比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格里历要早出300多年。

少室山是嵩山西边的另一群山峰,群峰突兀争奇,有“九鼎莲花”之称。主峰御寨山,海拔1400多米。山上怪石嶙峋,林木苍翠,山顶宽平如寨,分为上下两层,四面有天险可守。相传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曾在此山安营扎寨,至今山顶上还留有当年起义军用过的石碾、水柜等遗物。站在峰顶鸟瞰嵩山群峰,峰峰争奇竞秀。那莲花峰犹如含苞待放的芙蓉;三鹤峰像三只仙鹤跃然欲飞;悬练峰似一股飞瀑自山顶飞泻而下,如万丈百练悬挂当空……

少室山北麓山坳中的少林寺,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据记载,少林寺始建于汉代。北魏时期,禅学盛行,印度的达摩和尚到中国传授衣钵,在少林寺面壁9年,少林寺又得以扩建。这一时期少林寺和尚众多,曾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

少林寺以拳术闻名全国,著名的少林派武术就诞生在这里。据考证,过去这里的和尚每天面壁静坐,萎靡困倦时,需要舒展身体,踢腿伸胳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套健身的如意拳,以后经过寺僧们的充实、演练、提高,遂发展成为功力深厚的少林拳。少林拳讲究气和力的运用,它要求站如钉、动如风、囚如猫,抖如虎。现在少林寺千佛殿内砖砌地面上有很多半指深的坑,据说就是当年少林寺和尚练功时踩出的脚窝。千佛殿中现存的珍贵壁画——《五百罗汉毗卢图》和东偏殴内少林寺练拳壁画,技法朴实生动,神态逼真,色彩运用亦很成熟,表现了中国古代绘画大师娴熟的艺术才能,也为少林拳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少林寺附近还有两处建筑群,一是西北半山腰的宋代建筑初祖庵;二是由大约220座大小佛塔组成的塔林,它们分别是唐代至清代的少林寺主持人的墓塔。佛塔大小不一,高者可达几丈,矮者仅及常人腰间,塔式繁杂。有些佛塔上还有精美的石雕装饰。塔的大小、高低、华朴,标志着死者在佛教团体内韵地位。塔林对研究中国佛教源流宗派,探讨古塔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幅幅风光优美的胜景,一处处令人难忘的古迹名胜,使嵩山闻名遐迩,蜚声中外。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四

各位朋友:

我们现在乘车出发去游览的是龙亭风景区。龙亭风景区坐落在古城开封的西北边,占地面积83.13公顷,园内古建筑巍峨,御道两旁湖波浩淼,是中外旅游者慕名而来的理想景区。

历史上曾有七个朝代在开封建都,特别是北宋王朝,定都开封长达168年。当年的皇宫所再地就是如今龙亭一带。金朝末年,龙亭一带成为皇宫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个儿子在此建周王府,后因黄河泛滥,渐成废止。清雍正十二年,河南总督王士俊令人在周王府废弃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封建朝代,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因此这个地方就成为“龙亭”了。解放后,这里被辟为公园,成为人们休息的场所。

今天的龙亭仍然保持着清代“万寿宫”的建筑风格,在南北5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和龙亭大殿,既有北方建筑的宏伟气魄,又兼有南方建筑秀丽的建筑风格。午门是龙亭景区的大门,作北朝南,雄伟壮观,仿佛引导我们进入了历史。

进入龙亭大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宽阔的大道,大道两旁是浩瀚的湖泊,令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路的前端那做拱起的石桥叫玉带桥。玉带桥是用汉白玉和青石雕砌而成,长40米,宽18米,高17米。下有五个涵洞,把潘、杨两湖连成一体,湖水相通,可使游船穿行。

站在玉带桥上向北望去,是一座巨大的砖砌台基,龙亭大殿巍然耸立其上,庄严雄伟。玉带桥两侧的龙亭湖被大道一分为二,分别是潘家湖与杨家湖。关于这两个湖,还有个民间流传的故事。“杨湖清,潘湖浑,奸臣忠臣清浑分”。说得是北宋一门英烈的杨家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但皇帝却善恶不分。杨业被害后,余老太君上金殿告御状,但皇帝却包庇奸臣,只免去潘世美的三个虚职,余老太君一怒之下,带领全家罢官归隐。杨家搬走后,天降大雨,将潘、杨两府淹成了一片汪洋,当时潘家位于湖东,杨家位于湖西,大雨过后,东胡湖水浑浊恶臭,西湖湖水却清澈如镜,老百姓就认为这是潘杨两家对国忠奸的写照。其实并不是这个原因。原来过去东岸住户多,又有许多作坊,因排放污水,东边的污水就变的很浑浊,而西边的湖,因当时住家很少。污染也就很少,水质就很好。现在经过治理,两湖都变清了。不过这也告诉我们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走过玉带桥,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奇特,装饰华丽的建筑叫“嵩呼”,其意为“山呼”、“嵩呼”。这座建筑是清代开封地方官员在重大节庆之际到“万寿宫”给皇帝祝寿是三呼万岁的地方,所以建筑规格采用了最高级别的庑殿顶的形式,取其意,名“嵩呼”。

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龙亭大殿前,大殿位于13米高的砖砌高台上,殿高13.7米,共26.7米,远远望去,雄伟而壮观。拾级而上,一条72级的石阶把我们带到了龙亭之上。石阶中间为青石雕刻蛎龙盘绕的御阶。龙亭大殿里专门陈列了一组宋太祖赵匡胤大宴文官武将的蜡像。讲述的是公元961年,刚刚当上北宋开国皇帝的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正中的宋太祖端起了一杯酒,宴请为赵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将领们。宋太祖借着酒意发一番感慨,说做个天子太艰难,整夜连觉都睡不安稳。他的言谈让石守信等将军不明其意,就追问原由,宋太祖很是真诚地说,一旦有人把黄袍也加到你们身上,不干能行吗?石守信等人一下子吓得变了脸色,忙跪地涕泣磕头,宋太祖劝他们不如交出兵权,多买些良田美女以终天年,这样君臣无猜,大家都可以平安相处了。第二天,这些人都称病辞职。赵果然不费力地如愿以偿,而北宋王朝从此也便进入了文人主政的时代。大殿里的蜡像是开封市艺术工作者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文官武将,表情各不相同,宝座上的皇帝赵匡胤的意图,他们是否体会了呢?

宋朝是我国经济、科学、文化高度发达的朝代,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发明中指南针、活字印刷和火药等都是在宋代发明和完善的。唐诗宋词并列于中国古代文坛,书画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然而令赵匡胤始料不及的是,一杯酒尽管巧妙地收回了兵权,坐稳了自己的宝座,却由此倾斜了整个宋代。杯酒释兵权之后,北宋王朝又采取多项措施防范武将,这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北宋王朝比之我国历史上的其它统一王朝表现的都要软弱,只存在了168年。但北宋的建立,使开封成了当时世界上超一流的大都市。当时,俄罗斯的最大城市基辅才几万人,而开封的人口却已逾百万。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开封的真实写照。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站在龙亭大殿平台上往南望,两湖碧水犹如二面镜子,优美娴静,一条御道把你引入七朝古都开封的悠悠历史之中。今日的开封尽收眼底。西南方是我市著名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中国开封翰园碑林和天波杨府。往北望,古城墙仿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中国历代更迭的历史仿佛就在眼前,远方开封铁塔,雄伟挺拔,仿佛在告诉您开封过去和今天的说不完的故事。再往远方望去,那便是我们母亲河----黄河了。大殿下左右两组建筑,从前是朝拜皇帝牌位时官员们等候的朝房,现在龙亭历史陈列和宋代著名帝王时代的历史事件蜡像。

各位朋友,有关龙亭还有许多优美的传说和故事,由于时间关系,我说简单的介绍到这。谢谢!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五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现今河南大部分地区属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河南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河南地理位置优越,古时即为驿道、漕运必经之地,商贾云集之所。今天,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部署,更加凸显了河南独特的区位优势。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各省区市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20xx年,全省耕地面积11889万亩,人均耕地1.21亩。

河南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5.7~12.1℃,年均降水量1380.6~532.5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848.0~2488.7小时,全年无霜期189~240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420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全省现有林业用地7053.03万亩,森林覆盖率17.32%,林木覆盖率23.77%。全省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35个,总面积1135.4万亩。湿地面积1663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6.6%。全省动植物资源丰富,森林公园达94处,已知陆生脊椎野生动物520种、占全国总数的23.9%,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0种。

河南地层齐全,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27种(含亚矿种为158种)。其中,探明储量的75种;已开发利用的86种。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中,居全国首位的有8种,居前3位的有19种,居前5位的有26种。煤、铝、钼、金、石油、天然气、天然碱、萤石、耐火粘土等储量较大,其中石油保有储量居全国第12位,煤炭居第8位,天然气居第17位。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夏代到北宋,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有“中国第一名刹”嵩山少林寺和闻名中外的相国寺,等等。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洛阳龙门石窟和安阳殷墟分别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自古以来,河南大地上孕育的风流人物灿若群星。如古代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庄子、墨子、韩非、程颐、程灏,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商鞅、苏秦、李斯、刘秀、张良、司马懿、岳飞,科学家、医学家张衡、张仲景、僧一行,文学家、艺术家杜甫、韩愈、白居易、李贺、李商隐、司马光、褚遂良、吴道子,佛学家玄奘等,还有现当代史上的抗日英雄吉鸿昌、吴焕先、杨靖宇,革命先辈邓颖超、彭雪枫、许世友,“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等。

河南既是历史文化资源大省,也是自然景观荟萃之地,山川壮美,风光秀丽,融南秀北雄于一体。全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8处,省级23处。郑州的嵩山,洛阳的龙门山、白云山,信阳的鸡公山,焦作的云台山,济源的王屋山,平顶山的石人山,安阳的太行大峡谷,南阳的宝天曼、老界岭,鹤壁的云梦山,驻马店的嵖岈山等均属山水奇观;黄河自西向东流经河南,出三门峡后经小浪底流入黄淮平原,郑州至开封段河床高出地面,形成地上悬河的独特自然景观。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和南太行景区成为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伏牛山生态旅游整体开发全面启动。红色旅游迅速发展,全省共有红色旅游景区26家,拥有驻马店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信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南阳桐柏英雄纪念馆、郑州二七纪念堂等4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新开发的工业旅游、农业旅游项目,也令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截至20xx年底,全省总人口986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389万人,农村人口6480万人。全省常住人口9360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591人。河南是个多民族省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成份、人口1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6%。其中回族人口116万人,居全国第3位。

河南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省辖市、济源市1个省直管市,20个县级市,88个县,50个市辖区,1892个乡镇,464个街道办事处,3404个社区居委会,47556个村委会。

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58.07亿元,居全国第五位,比上年增长14.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突破20xx美元,比上年增长13.8%,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为15.7∶55.0∶29.3,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4.3%,呈现出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显著特征。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xx年,全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61.5亿元,居全国第八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68.4亿元,居全国第五位。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0%;农民人均纯收入3852元,实际增长12.2%。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保持双双两位数增长、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的良好格局,人民群众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得到较多实惠。

经济发展的后劲更加充足。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20xx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5.6%。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食品、化工、机械、纺织、建材、电子等河南优势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526.66亿元,农业、水利、环保、教育、文化等薄弱环节投资得到明显加强。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大项目建成或开工,进一步夯实了河南经济发展基础。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六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位于南阳古城东关温凉河畔的医圣祠。医圣祠是我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仲景名玑,生于150年,卒于219年,正处于中国东汉末年这一动乱的历史时期。他在继承前人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勇于实践,潜心于中医药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医学巨着《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为一炉,开辩证论治之先河,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人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书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着作。张仲景因此被后世医家称为"医圣",后人在其家乡南阳修建祠庙以祭祀。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纪念张仲景的专祠――医圣祠。

各位请看。这便是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医圣祠大门,郭沫若先生1959年12月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大门前这一对炮楼式的建筑称为"子母门阙",高的为母阙,低的为子阙,其形象如同一位母亲怀抱一婴儿。在中国汉代的建筑群中,时常可以见到这种建筑物,一可以起"了望哨"的作用,二可以作"烽火台",三起装饰作用。大门上的这对青铜制品称为"铺首衔环"其虎嘴中叨一圆环,它象征着威严和雄伟。这对"铺首衔环"重约三百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铺首衔环"。

大家请看,门庭内的这块巨大石屏,是一块完整的石料制成的,长高各为3.5米,重达6吨,是中国当代碑林一绝。石屏正面雕刻的是已故名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张仲景传》,它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辉煌的一生和对中国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两侧的对联是中国有名的老中医任应秋教授题写的,上联是:"阴阳有三,辩病还须辩证"。"阴阳有三"是指三阴(少阴、太阴、阙阴)和三阳(少阳、太阳、阳明)。"辩病还须辩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症,必须要依据张仲景的"辩证论治"学说,也就是根据病人得病的时间、地点,结合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意思是说:"医生和治理国家的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治国,然而要把国家治理好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人民健康、安乐、生活美满。"

石屏背面雕刻的是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序》。在序言中,张仲景说明了自已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他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以来,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东汉末年瘟疫的大流行,百姓因得不到治疗而大批死去,这种凄惨的局面和仲景家族自身的遭遇,促使他立志学医,走上了救民于水火的艰难道路。

我们现在看到的四个塑像,分别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大医学家的塑像。这位是医和,医和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名.医,距今有2700多年,那时他认为疾病不是鬼神作祟,而是大自然的变化作用于人体引起的,医和后面的为王叔和,他是魏晋时期的医学家,距今looo多年。他精研医学,重视诊脉,着成《脉经》一书、同时,他搜集、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其得以流传至今。左边的这两个塑像,前面的是华伦,后面是李时珍。华佗和仲景是同时代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儿、妇、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他在世界上首创使用麻沸散(酒内浸入草药),进行腹腔手术。他还依照虎、熊、猿、鹿、鸟的形体动作,创"五禽戏",用以强健身体,治疗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距今470多年,他花费27年时间,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近200万字,该书总结了中国几千年的药物治疗经验,把药物学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后来该书传人日本、朝鲜、越南,17~18世纪传人欧洲,对世界医药学和生物学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下面请大家继续随我参观"张仲景史画"部分,"张仲景史画"是一套反映张仲景生平事迹的绘画。这一套绘画共二十四幅,采用了汉代画像石刻的浅浮雕手法,显得古朴凝重。因张仲景是东汉人,所以设计者张一平先生采用了汉代造型艺术,更符合两汉的时代特色。大家可以按顺序欣赏。下面的这些书法,是历代名人对张仲景的评赞。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百寿亭"和"百寿图",它们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手迹。这是"张仲景敬仰之碑"。

我们现在去瞻仰张仲景墓祠。这两座仿汉建筑叫"春台亭"和"秋风阁"。《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是由孔子撰写的,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医学春秋之称,故修建"春台亭"和"秋风阁"以纪念。

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张仲景的坟墓,此墓始建于何时,已无确考。墓前的石碑,是清朝所立的。仲景墓是仿汉墓式样,墓的四角各有一个羊头,在中国古代"羊"和"祥"是同音、同义的两个字,象征着吉祥(如"美"和"善"都以羊为字头)。墓顶的莲花座,象征着仲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医德医风。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现在我们进入正殿。正殿塑着仲景老师手拿卷宗的塑像。这些匣额是历代名士赠送的。两侧房内陈列的是《张仲景史画》原稿。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树叫"凌霄花树",也就是"紫葳"。它八月份开花,花朵呈喇叭型,异常娇丽,此花可入药,有止血化淤,调节经络的作用。

这是西偏房,周恩来总理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些是在重修医圣祠时,整理出的文物。这是"下水管道",它说明在汉代,城市的通水设施已经很完备了。这是"铁斧",是熬制中药用的容器。这是"陶井圈",建在水并的上边,可以防止井水被弄脏。这是"药白",是捣药用的。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七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又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风景名胜

河南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龙门石窟、殷墟、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国家5a级旅游景区8项11处: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清明上河园、殷墟、白云山、尧山-中原大佛、老君山-鸡冠洞。世界地质公园4处:中岳嵩山、云台山、王屋山—黛眉山、伏牛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5处:嵩山、洛阳龙门、鸡公山、王屋山、云台山、尧山、林虑山、青天河、神农山、桐柏山-淮源、郑州黄河风景区。

最佳旅游时间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最佳旅游时间是秋季.

区域分布

河南省辖18个省辖市,其中地级市17个、省直管市1个,50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8个县。

历史文化

河南,古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商丘(六朝古都)、郑州(五朝古都)、安阳(二朝古都)都是著名的千年古都。夏代先后在夏邑(今商丘)、偃师二里头(今洛阳)、阳城(今郑州)等附近建都。商代在亳(今商丘)建都,后来迁到“殷”(今安阳),自夏而金的4020xx年间,有10多个朝代,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河南,长达3200余年。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八

在洛阳市城南约7公里的关林庙,规模不大,但是香火极旺,因为这里埋葬着蜀汉名将关羽关二爷的首级(头颅)。根据古代封建礼制,帝王墓为“陵”,王侯将相墓为“冢”,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为“林”。两千年来,关羽的地位从王侯一直上升到武圣人,能与“关林”相媲美的也只有山东曲阜的孔林。

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开始建庙种植柏树,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9年)加以扩建,基本形成如今的关林庙的规模。关林庙的建筑规格是按照传统的宫殿式修建的,游客进入关林大门后,步行沿着中轴线向前游览,依次可以看到关林庙的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等祠庙部分,在祠庙的后面,就是埋葬着关羽首级的墓冢(地)。

当你来到关林庙,除了拜祭武圣人关二爷之外,还有很多亮点值得你去观赏。明代(修建)仪门上的七七四十九颗门钉和清代(修建)大门上的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反映了从明代到清代,关羽的地位从王侯级别上升到了帝王级别。

当你来到仪门和二殿时,不要忘记抬头看看上面的匾额:“威扬六合”和“光昭日月”两块匾额,分别出自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手。当你从仪门走向拜殿时,能看到两边有一百多尊“甬柱顶雕石狮”,小狮子各个圆润生动,一点没有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间中原石刻的最高水平。在大殿和二殿内,还有不少和关羽相关的木刻和雕像,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和关羽夜读春秋等。

在每年的九月,关林庙将会举办大型国际朝圣大典,大典期间来自海内外的朝拜团将会在这里祭拜关圣人;每年的春节期间,关林庙还会举办大型庙会,有时会有民间社火前来助祭,非常热闹。关林庙距离龙门石窟不远,一般游客会一并游玩。

篇二:洛阳关林导游词

关林位于洛阳市南七公里,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东傍伊水清流,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150余间。

据庙碑记载,关林汉时有庙,距今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现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其布局按帝王宫殿式建筑而建呈“回”字形结构。从大门外的舞楼、大门、仪门、大殿、二殿、三殿、墓冢直至后门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他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体现我国古建文化的传统特点和“大一统”的思想意识。

财神殿,是关林现存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殿门裙板上浮雕龙凤、牡丹、麒麟等,额坊彩绘八仙及“斩颜良”、“诛文丑”、“杀秦琪”等12幅关羽故事,展示关羽万人无敌的神勇历史。殿门悬有光绪皇帝手书的“光昭日月”匾额。二殿佛龛内塑关羽财神像一尊,关平、周仓肃立左右。两边各立一童子,持算盘者为招财童子,持称者为利市童子。二殿东西墙上的壁画,展现了百姓心目中所熟知并供奉的各路财神。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九

今天我们云拜谒一位圣人参人,参观一处圣地,那是令世界华人崇敬向往的地方,它就是武圣人关羽的葬首处——关林。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东汉末年山西解州(今山西运城市)人。关羽才兼文武,绝伦逸群,通经熟史,骁勇善战。建安二十四年(220xx年),败走麦城,被东吴孙权杀害,终年五十九岁,生前汉献帝封他为“汉寿亭侯”,死后蜀后主刘禅追溢他为“壮缪侯”。

“英雄有几称夫子?忠义惟公号帝君”。中国历史上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何其多,关羽之所以脱颖而出扬名天下,正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以儒学立国的国度,几千年的道德观念是“仁、义、礼、智、信”,关羽用自己的一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撼天地泣鬼神的“忠义仁勇”壮歌,他的品德与我国传统道德相契合,所以受到历代帝王和黎民百姓的无比敬仰,成为封建社会的人伦楷模,以至于“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根据礼制,皇帝的墓称“陵”,王侯的墓称“冢”,百姓的墓称“坟”,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为“林”。清雍正八年(1730年),关羽被封为武圣,所以在中国大地上就有了埋葬文圣孔子的“孔林”和这处埋葬武圣关羽的“关林”了。

关林始建何时已无从稽考,现存的关林位于洛阳市南7.5公里的地方,重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乾隆年间加以扩建,形成现今占地180亩的规模。关林的建筑很有特色,它是按帝王宫殿式样建造的,它以舞楼、大门、仪门、大殿、二殿、三殿、牌坊、墓家到后门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他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严谨有序,为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院内800余株古柏遮天蔽日,蓊郁苍翠,掩映殿字楼阁,使关林别具林园特色。历代碑刻100多通,成排成行,记载有关关林的沧桑岁月。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气魄宏大的关林广场。广场中央的舞楼,是祭祀关羽时献戏的舞台。舞楼平面布局呈“凸”字形,突出的部分为前台,不设山墙,从建筑形式看,它把前台的歇山式顶和后台的硬山式顶组合在一起,又在上面巧妙地加似歇山式顶,使整个建筑的外观宛如一座重榴楼阁拔地而起,蔚为壮观。如此巧思设计,精妙构筑的舞楼,殊为罕见,是中国早期舞台的精华之作。

关林大门建于清代,两边的八字墙上篆书“忠义仁勇”4个大字,昭示着关羽精神不朽。朱漆大门镶嵌九排九行八十一颗金黄色乳钉,标志关羽的至崇地位。门外这对白色大理石石狮,雄健威武,是洛阳地区现存明代石狮中的一对。请再往大门东西两侧60米处看,高高耸立的是对称的三门道石牌坊'坊额上都是颂扬关羽的题字。

仪门为关林第二道门,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原为关林大门。清代扩修大门后,改此门为仪门,取“有仪可象”之意。正门额上悬有慈禧太后所题“威扬6合”匾,意思是关羽的英各威震天下。仪门檐后檐下访上绘有大幅反映关羽生平事迹的故事图等,再现了关羽当年激战沙场的生动场面。大家注意看仪门上的乳钉只有49枚,为什么和大门不;样呢?噢,有些朋友已经猜对了,这是因明代修此门时关羽的封号还是侯爵的缘故。

在仪门东西次间与尽间的五花隔墙上,各镶嵌刻石一方。东侧为岳飞画“关圣帝君像”,相传是岳飞因缅怀关羽的英勇忠义而作。西侧为“关帝诗竹”,宽54、高120.5厘米。画面上有两竿竹子,一竿枝叶飘飞,宛如狂风袭竹,一竿枝叶低垂,又似骤雨落叶,所以又叫“风雨竹”。这幅竹画妙就妙在全部竹叶组成了一首诗:“不谢东君意,丹表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由仪门到大殿之间这条长35米、宽4米由石栏板夹筑的甬道,是我国关庙中惟一的一条石狮甬道,被誉为“洛阳小卢沟”,关林有三个绝妙的景观,这是绝。据碑文记载,现在的甬道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这是在洛商客捐资,依帝王宫殿式样修建的。36根望柱上雕刻了大小104个石狮,它们分立在甬道两旁,像两列卫士夹道护卫。这些石狮没有凶猛威严之感,个个活泼生动,逗人喜爱。这些可爱的石狮,给关林的庄严殿宇、苍郁古柏、如林石碑平添了无限生机和温馨氛围。

甬通东西两侧分别坐落着钟楼和鼓楼,两楼建筑形制一样。中国的寺庙里,多有钟鼓楼,晨钟暮鼓不仅作为报时之用,更为隆重的祭祀平添几分神秘与神圣,关林的钟鼓楼,起的便也是这个作用。

焚香炉位于甬道两旁,东西各一。明清时期,关林每年要举行春秋二祭,按当时朝政祀典规定使用太牢,祭祀在月台之上拜殿之下进行,隆重而热烈。为了防止庙宇着火,保证殿堂安全,就在月台下建焚香炉两座,可见古人很早就有防火安全意识。焚香炉高6.52米,四面坡亭式顶,为清代所建的砖砌仿木构建筑,充分展示了清代高超的砖雕艺术水平。正面雕刻窗根,其余面砖雕“腾龙戏珠”、“松树麒麟”、“双狮戏绣球”和“岁寒三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东侧焚香炉后壁的大幅砖雕“岁寒三友”图,它寓刘、关、张桃园结义之意于画中,用松、竹、梅喻三人的高风亮节、博大正气,构图巧妙,寓意深刻。

大殿前月台两侧有龙头柏和风尾柏,西为龙头柏,东为凤尾柏。龙头柏因柏树一枯枝向下勾曲,形如龙头而得名。风尾柏树根裸露,成扇面形,环纹极密,似凤凰尾巴。

月台之上,前为开敞的拜殿,后力宏阔的大殿,两者相连,浑然一体,巍峨壮观。拜殿为五开间卷棚式建筑,为祭祀关羽时百官僚属谒拜之场所,又称为“启圣殿”。拜殿虽梁架结构简单,但斗拱檀枋色彩斑斓,与高耸的赤柱相映生辉。拜殿下高挂着一块块歌颂关羽的匾联,其中为出名的,是乾隆皇帝亲自书写的“声灵于铄”匾和“翌汉表神功龙门并峻,扶纲伸浩气伊水同流”联。拜殿西端放置着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所用的“青龙偃月刀”。此刀高3.5米,很是神气,每每吸引着游客前来一试身手,领略当年关大将无尚英风。

大殿为关林建筑,位于关林中心,充分突出了居中为尊的建筑意图。大殿为砖木结构的单檐庑殿顶式,高近20米,面阔7间,进深3间,总面积760平方米。庑殿顶上琉璃瓦覆盖,五脊横立,六兽扬威。殿四周飞檐外伸,如燕展翅,檐下斗拱交错,檐柱耸立,绕以回廊。大家抬头看大殿四据角,是不是都站有一人,有种说法说他们分别是庞涓、韩信、罗成、用瑜,只因为他们都曾背信弃义,遭世人唾骂,被称作历史上有名的“四短人”、“走尽人”,他们与关羽的浩然正气形成鲜明对比,让他们站立檐角也是在警示世人啊。

大殿正门上方高悬慈禧太后题的“气壮嵩高”匾。大殿门窗雕饰精美,看大殿正门,自东向西的高浮雕是关羽生平故事十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斩蔡阳、水淹七军、三结义、三顾茅庐、斩车胄、单刀赴会、挑锦袍、战吕布、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等共十二幅,还有二龙戏珠、凤凰戏牡丹、龙戏凤等,无不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充分表现了明代木雕艺术的杰出水平。而且这些木雕因为有高大宽阔拜殿遮蔽,所以较少遭受风吹雨蚀,因而木雕上色彩依然鲜艳如初。大殿内现有塑像五尊,中间这位帝王装扮、神圣庄严的就是关圣帝君像,此像高6米,为我国关羽塑像中的一尊。两侧分立的是威猛暴烈的周仓、沉着稳健的廖化、深谋远虑的王甫、英姿飒爽的关平。我们走到大殿后门,看这组正对后门的高浮雕,中间这位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脂、身着绿战袍、手拂长髯、睿智英武的关羽像,真实地再现关羽音容笑貌。罗贯中据民间传说关羽是个红太阳大汉的说法,塑造出了《三国演义》中一个肝胆侠义、正气凛然的关将军形象。这个关羽像就是依罗氏描述雕塑的,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关羽左右则分别是扛大刀的忠诚侍卫黑脸周仓和儒雅英气的义子关平。

走出大殿来到二殿,光绪皇帝题的“光昭日月”匾高悬于正门上。二殿是关林现存建筑中始建年代早的一座殿宇,五开间单檐庑殿顶式,面阔5间,进深3间。前后檐下主要绘有反映关羽骁勇善战的故事图。殿内塑有关羽戎装坐像,旁边侍立手持大刀的周仓和手捧玺印的关平。二殿后门有一对圆雕盘龙石墩,设计之巧在石刻中罕见。整个看来似一方柱体,细看则见是由一条龙盘缠,龙的眉、眼、唇、须乃至片片龙鳞无不点画到位,而且龙的气势不减,真可谓绝!

二殿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配殿”,东为“圣母殿”,内主供关羽夫人胡氏。西为“五虎殿”,内供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位虎将。

结义柏和旋柏长在三殿前,西为结义柏,东为旋柏。结义柏为一棵三叉柏,树身在一人多高处分为三枝,而三枝树权粗细相当,正合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之意,故名为结义柏。旋柏则如螺旋一样生长,不仅树干旋生,而且连大小枝条都呈旋转状,甚为罕见,被列为中国“三大奇柏”之一。

三殿为五开间硬山式建筑,因殿内原有关羽睡像,故称“寝殿”。其平面布局呈“凹”字形,搪下昂头外伸,刻以龙首,可谓群龙相聚,气势非凡,这在斗拱木作中比较少见,非常有价值。三殿额枋上彩绘表现关羽英勇形象的三国故事画面。殿内塑关羽夜观《春秋》像,关公左手捋须髯,右手持《春秋》,神情专注,研读《春秋》,再现当年秉烛达旦情景。殿内还有采用先进工艺制成的关羽睡像,他能翻身坐起,怒目圆睁,颇能吸引入。殿内后壁为气势恢宏、场面宏大的“关帝出巡回宫图”彩色壁画,展示出关羽至尊的武圣人、帝王之风。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两座石坊,分别为明清所建。前面这座宽10米,高6米,正额题“汉寿亭侯墓”,为明万历三十二年(1620xx年)由钦差太监胡滨所书。后面这座规模较小,正额题“中央宛在”,意思是关羽的头颅依然在此,为清康熙五十五年由三韩弟子高镐所书。两坊柱各面分别题刻不同时期对联九副,书体篆、隶、楷、行、草五体皆备,对关羽忠义仁勇品行极尽赞美之辞,充分反映出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比如“义参天地,道衍春秋”、“浩然之气塞天地,忠义之行澈古今”等。

紧靠石坊为清康熙五年所建林碑亭。该亭为八角攒尖歇山项,碑亭结构复杂,它集历代斗拱之优点,拱昂上下连接,环环相扣,众多的拱昂似一座密据式阁楼外观。各昂自上而下依次绘成绿、蓝、黄、红诸色,富丽华繁。整座碑亭全用木构件架接勾连,其用力之均衡、构筑之奇巧、造型之典丽,尽得鬼斧神工之妙。使它在经历了300余年暴风骤雨,依然稳固屹立,是清代亭式建筑的精粹,全国亦为数不多,此为关林第二绝。亭内立石碑一通,高近4.8米,龟趺座,碑首雕刻盘龙,碑额九叠篆书“效封碑记”,碑阳正书:“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这是道光元年磨石重刻的关羽最高封号,碑阴是康熙五年董笃行撰写的《关圣帝君行实封号碑记》,对研究关羽的生平事迹以及封号建庙等情况,提供详细资料。朋友们,看到这林碑亭华丽典雅,美妙绝伦,您可知道它凝聚着一位海外赤子的赤诚之心!新加坡华人梁三旺先生多次越洋跨海前来拜谒关林,瞻仰圣容,见林碑亭彩饰剥落,木构朽坏,于是概然捐资8万元重修碑亭,才使这座经典之作焕然于天日。

最后面这个高在丰隆、青草茂密的土丘就是关冢了。据《三国制·武帝纪》载:“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操)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这则史料说的是孙权杀关羽,但又恐刘备兴兵报仇而使的嫁祸之计,但被曹操识破,曹操将计就计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城南十五里,即今关林。古今中外,世间关庙何只千万,只有关羽葬首处的洛阳关林、葬身处的当阳关陵、出生地的解州关帝庙称为三大关庙。尤其是洛阳关林作为埋葬武圣关羽首级的圣地,是我国惟一的家、庙、林三把合一的古遗存,亦是封建品级最高、地位独尊的“武圣陵寝”,位居全国三大关帝庙之首。

关林土家南墙有清康熙时期修筑的石墓门,门两侧行书对联一副“神游上宛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深切地表达了对关羽的怀念之情。民国二十五年,国民党将领张学良等见关林土家围墙毁坏,遂倡议集资,“培而新之”,并立碑铭记。1998年,中国台湾富景集团连万生先生在捐资30万修钟鼓楼、仪门广场之后,又捐资15万元,再次对此围墙进行重修。台湾同胞报效祖国,保护文物的拳拳之心和对关羽的真诚爱戴尊祟之情,令人感动!

参观完关林,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关林第三绝——“关林奇柏”。关林古柏参天,蔚茂成林,浮苍滴翠,与红墙绿瓦的古建筑群交相辉映,颇具特色。尤其是风中登上关家南望,看到的是柏叶飞舞,碧浪翻卷,如绿海叠翠。所以,自古以来这里就有“关林翠柏”、“关林叠翠”的美誉。关林的柏树有800余株,树龄最老的达700余岁,树干围最大的达1.2米。

最后,我要给朋友们说一说关林朝圣大典活动。千百年来,关羽的忠义仁勇精神一直被中华民族所推祟,成为炎黄子孙共同的道德追求和做人淮则,朝廷达官,黎民百姓,景仰日深,海外华人更是把关羽奉为平安神和武财神,香火之盛,无以复加!海外华人纷纷来关林寻根谒祖,他们一致要求关林祖庙恢复设坛致祭,以答神明。为了满足海内外炎黄子孙高涨的祭关热情,1994、1997、1999、20xx年,关林成功地举办了四届“东方文化寻根游暨中国洛阳关林国际朝圣大典”。大典期间中外游客云集,关林香火鼎盛,尤其是大批中国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华人不远万里前来祭拜关帝。而且从1999年起,每年金秋十月举办一次“朝圣大典”。

朋友们,关林游览结束了,但我相信:关林一定会让您魂牵梦萦!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十

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这些词汇或许大家都不陌生。看到它们你马上会联想到河南,因为它们是河南旅游的“王牌”景点。你来过河南吗?你了解河南旅游的现状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河南的旅游。

河南的旅游曾经在全国有很高的地位。旅游界流行一句话:中国旅游看“三南”:河南、海南和云南。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海南得天独厚的热带风光以及云南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一直为国人所乐道,也是中国吸引海外客源的重要招牌。河南地处中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河南旅游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劲头和日新月异的面貌。按其特色,河南旅游大致有七个方面的特点:古、河、拳、根、花、红、绿。 说到河南的古,想必谁都不会怀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河南休戚相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直到今天,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历史兴衰都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中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个,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有七座,几千年历史的尘埃积淀成了我们脚下厚实的黄土地,里面埋藏着秦砖汉瓦和唐诗宋词。地下一块不起眼的小瓷片没准是哪位皇上的御用品呢!河南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兴起于中原并且从这里四散开来。河南的古老让人肃然起敬。(代表景点:商城遗址、河南博物院)

河是指黄河。中国人习惯的把黄河比做是母亲,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她的浩浩荡荡、一往无前的性格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和寄托。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中国九个省区,九省中她惟独钟情于河南,给这里的人民留下了许多美好和不美好的回忆。许多统治者选择位于中原、濒临黄河的开封或洛阳作为自己的都城,给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由于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使得河床抬高,在历史上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豫东一带常年受黄河水灾之苦,人民生活流离失所。河水过后的地面上一无所有,黄沙湮灭了曾经的繁荣,历史上诞生了“黄泛区”这个名词。如今的黄河经过治理柔和了许多。在三门峡你可以看到“高峡出平湖”的壮景,在郑州可以领略她“滚滚东逝水”的雄姿,到了开封又可欣赏到“地上悬河”的奇景,曾经的“黄泛区”商丘也大做黄河故道的文章发展生态旅游。黄河犹如一条玉带,把中原几千年散落的历史串了起来,结成一条光彩熠熠的项链。(代表景点:郑州黄河游览区,开封铁塔)

中原有两拳:少林拳和太极拳。它们不但在国内打出了声势,而且打到了国外。少林拳得名于少林寺,“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拳为先”。少林寺之所以蜚声海内外,在于少林功夫的博大精深。游客到少林寺不是冲着精美的寺庙建筑和虔诚念经的和尚,吸引他们的是少林功夫。现在很多的外国人也来到少林门下拜师学艺,他们不但学到了少林功夫和少林文化,同时也宣传了河南,吸引他们的同胞来河南观光旅游。相比之下,太极拳则注重“内销”。这种发源于焦作陈家沟的拳种已经在全国普及开来。在全国随便哪一个城市,早上公园里你一定会看到太极拳爱好者的那柔美的身姿。现在陈家沟建了太极拳纪念馆,越来越多的太极爱好者纷至沓来。世界首届传统武术节的举办使河南大赚一笔,名利双收。河南双拳出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代表景点:少林寺,陈家沟))

有位作家说过一句让人听起来有些嚣张的话:河南人是中国人的娘。其实这话不无道理。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称,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其后代一脉繁衍,产生出许多姓氏。按人口多少排出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3个发源于河南,其中前五大姓氏(李王张刘陈)中李、张、陈均出自河南,王姓和刘姓最早的一支也在河南产生。每年有许多海内外人士来河南寻根拜祖。看到满头华发的华侨不远万里来到自己家族的祠堂,对着祖宗的神位三叩九拜、泣不成声,那虔诚的神态着实让人感到“根”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代表景点:新郑轩辕故里)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吟颂了河南两大名花---牡丹和菊花。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虽然牡丹遍及全国,但是提到她,人们首先还是会想到洛阳。传说武则天一日兴起,让百花在寒冬腊月开放,百花畏惧她的权势,次日纷纷破例开放,惟独牡丹拒不开花,武则天一怒之下把牡丹从京城贬到洛阳。牡丹到洛阳后昂首怒放,香溢八方,故牡丹又被称为“洛阳花”。洛阳气候温和,土壤适宜,适合栽培牡丹。每年4月15日举行的牡丹花会吸引许多爱美之人来一睹她的风姿。开封菊花的历史也很悠久,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就驰名全国。菊花姿色优美,色彩艳丽,不但有很强的观赏性,也有很强的民族性。尤其当万木萧疏、群芳凋谢的时候,惟独她临霜不惧,傲首独放,显示出其刚毅的性格。因此人们把她和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每到10月18日菊花会期间,漫步在古城开封的大街小巷,你仿佛臵身于花的海洋,红的、黄的、白的菊花点缀了古城,也点缀了人们的心情。两地以花为媒广招宾客。难怪两地百姓脸上的笑靥如鲜花般灿烂。(代表景点:牡丹花会、菊花会)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踏寻革命遗迹、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旅游活动的高潮。河南,这片承载着创建共和国历史的红土地,在缔造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河南,追寻先辈足迹、踏访革命圣地的“红色旅游”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伟人故居、著名战争遗址、革命事件故址、革命烈士陵园和有时代特征的建设项目与单位等。前一段时间“红旗渠精神展”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回展出,所到之处引起极大轰动,人们争相前去参观、学习,无不惊叹于林县人民在艰苦环境中的那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和英雄气概。坐落在省会郑州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塔已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重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长眠于兰考的黄河岸边,守望着这块他曾为之奋斗过的土地。这些红色旅游景点更激起人们的爱国热情,让我们增加了信心,激励我们为了幸福的明天而更加努力拼搏。(代表景点:红旗渠、南街村)

河南不仅有着悠远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着风光秀美、景色宜人的自然旅游资源。温暖的气候、丰沛的降水给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河南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河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居全国前列,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河南占了两家。在发展绿色旅游方面河南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并且创造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这些在旅游规划、开发、营销方面的奇迹,倍受业内人士推崇。游客在苍山绿树间看飞虹直下,听溪水淙淙,他们就是点缀在河南绿色景区中的一朵朵“红花”。 (代表景点:云台山、重渡沟、鸡公山)

历史上曾有“逐鹿中原”的说法,如今许多人开始逐“游”中原。他们要在苍老的历史古迹面前与前人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要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得到一次心境的升华。大批的包机、专列、车队已经并且还在继续驶进河南,淳朴好客的河南人真诚欢迎四海宾朋的到来!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十一

各位朋友,上午好,欢迎到安阳参观游览,这里是千年帝都,是甲骨文的故乡,《易经》的发祥地,是红旗渠精神的诞生地。著名的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岳母刺字都曾发生在这里。今天,这片美丽的土地伸开双臂欢迎你们的到来。首先感谢大家对安阳中旅的信任,其次我也很荣幸能够陪的大家一同出游,我叫,大家叫我小*就可以拉,这边开车的是*师傅,今天由我们为大家服务,如果各问位有什么要求呢就尽管吩咐,我们会尽量满足大家,在此呢,小*就先祝愿大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希望安阳之旅能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伴随着阳光的升起,我们的按捺以内感一日游也开始了,多少年来,安阳以其独有的风韵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历史文化名城。、等国家领导人都曾先后到安阳视察,并对古都的的发展给予厚望!

安阳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汇处,辖五县市四区,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总人口516万,是豫北区域性的中心城市!

早在3320xx年前,商王盘庚迁都“小屯”一带,这里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着稳定疆域,长期定居的国都。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曾写诗称赞:“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其后,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都曾在此建都,时达380年。

安阳旅游资源丰富,有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博物苑,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和世界上最重要的的青铜器“司母戊”大鼎都出土与此。还有岳飞庙,天宁寺塔,修定寺塔,小南海石窟等历史古迹,有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国际跳伞滑翔基地——林滤山,海鸥于太行大峡谷,五龙洞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而且有高跷、旱船、龙灯等民间绝技,道口烧鸡、老庙牛肉等风味小吃,还有红旗渠香烟等知名品牌!

安阳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和矿产资源,而且是河南的重工业基地,相信勤劳的安阳人民在、带领下,一定能把安阳的明天建设的更加灿烂辉煌!·

那么在安阳丰富的文化 瑰宝中,殷墟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颗。

殷墟位于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是一处规模巨大的商代文化遗址,距今已有3320xx年的历史,自公元前1320xx年盘庚迁都于殷,在长达255年间,这里一直是商代晚期的政治、科技、文化中心,商灭之后,这里沦为废墟,称“殷墟”。

这片充满神秘色彩、思古幽情的土地,让一个古老的朝代从传说中走出,也把我们带进了对古代文明的无限遐想之中,然而数千年的繁华早已烟消云灭,曾有学者叹道:“不看殷墟是个遗憾,看了殷墟更觉遗憾!而殷墟博物苑的兴建结束了这历史的遗憾,气势恢弘的商朝宫殿和陵墓,制作精美、纹饰细腻青铜器,造字成熟的甲骨文等历史遗存,构成了殷诩独特的文化内涵,它为世界、为 东方、为中国,增添了一道绚丽的景观!

好了,各位朋友,请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跟随小*一起来亲近殷墟,感受殷墟把!

景区: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宝库中,有着数不尽的文化瑰宝,举世闻名的甲骨文,就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一颗!

“一片甲骨惊世界”,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不但那结束了仓颉造字的是神话,也使一个普通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屯村举世闻名,随着对按捺以内感殷墟的全面发掘,一个古老王朝的都城遗址及光辉灿烂的殷商文化昭然于世!威力纪念这中华第一都,勤劳的安阳人民在此建造了博物苑,取名“殷墟博物苑”,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各位朋友,刚才我们看到的苑门,是依照甲骨文的“门”字而建,堪称华夏“门”的鼻祖,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是今天汉字的鼻祖~

说起甲骨文,千谢万谢王懿荣先生,相传在我们脚下还是农田的时候,周围的村民就经常在地里挖出一些骨片,但当时他们并不知道是社么?后来因村里的剃头匠李成技术不佳,总是把客人的头发刮破,又没钱买药,便把这些骨片磨成碎末涂在伤口上,谁知血竟真的止住拉,才知道这是中药中的一味,称为“龙骨”,开始大量卖到药店,可大多数药店只收购不带字的龙骨,所以许多村民就把骨片上的字刮掉后再出售,非常遗憾,不知多少病人都把甲骨文喝肚子里了呢!幸好还是有些骨片被卖到京津地区被王懿荣发现,并被确定为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朋友们,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第一个展柜,是著名的h127甲骨片堆积坑模型,1936年出土,是目前殷墟发现甲骨文最多的一次,共有17096片。在商代,甲骨文是皇室贵族在进行占卜活动后,将有关占卜内容写在有关占卜的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商王从事占卜活动十分频繁,几乎无事不占,无事不卜,商王占卜一般是由专人来进行的,他们先在已选好的龟甲或牛肩胛骨的背面凿一些排列整齐的小圆孔,圆孔的旁边再凿一条长槽,然后把燃烧的木炭放到里面浊烧,骨头受热后,正面就会随着“卜”的一声出现裂纹,商王局势根据这些裂痕来判断事情的吉凶。那么甲骨片上的文字就是占卜祸福,判断吉凶的一些记事,因此呢,我们也称这些文字为甲骨卜辞,内容涉及星象-历法-农业-军事等各方面内容,这个甲骨坑被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和档案库!

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甲骨文碑林,它不是名人碑刻,也不是行草隶篆,而是保持了原甲骨片形状的甲骨文碑刻,共30通。

您看这块碑,原甲骨片有甲骨之王的美称,文字达125个,是一块完整的龟板,听说当时卖这片甲骨的人,用赚来的钱,买了20亩地呢!

再看这块碑,它记载的是天象情况,准确的纪录了彩虹的形成条件和出现的过程,是我国古代关于彩虹的最早的,最完整的纪录!

好,朋友们,您不妨自己去琢磨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字,然后和碑后的汉字对照一下,看您是否猜对了呢?

如果说罗塞塔牌的发现是打开通向古埃及文明之门的钥匙,那么安阳殷墟的出土便是展开了一幅失佚已久的中华民族历史画卷!它和古埃及的纸草文字,巴比伦的泥版文字,以及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一样,是整个人类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明发达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放射着绚丽的光辉!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十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安阳,我是你们的导游,你们叫我崔导吧。今天,我们去参观殷墟。

殷墟是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它还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xx年7月13日,殷墟通过世界遗产大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殷墟规模巨大,范围广阔。

殷墟大门是有北京著名的杨鸿勋教授专门设计的,他的灵感来源于甲骨文的“门”。它看起来简单,却是最原始的大门,可称为华夏“门”的鼻祖。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妇好墓,妇好墓是妇好的墓穴。妇好是商代第23代国王武丁的妻子,也是古代第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妇好曾带领18000人的军队杀退敌人。但是最终妇好因积劳成疾而先逝,于是武丁修了一座妇好墓来纪念妇好。

在妇好墓的右边,是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是武丁的母亲,因大方鼎的铭文上有司母戊的名字,所以后人把这个鼎命名为司母戊鼎。

最后,我们再参观一下甲骨文碑林。在全国,碑林有很多个。但这个碑林最与众不同,这里的甲骨文不是名人刻的,也不是著名书法作品,而是用来记录的。这上面记录了历史战争,还有最早的彩虹记录。

今天的旅游到这里就结束了,祝大家旅途平安。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十三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位于南阳古城东关温凉河畔的医圣祠。医圣祠是我国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的祠墓所在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仲景名玑,生于150年,卒于219年,正处于中国东汉末年这一动乱的历史时期。他在继承前人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勇于实践,潜心于中医药的研究,终于写成了医学巨着《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为一炉,开辩证论治之先河,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人将该书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这两部书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着作。张仲景因此被后世医家称为"医圣",后人在其家乡南阳修建祠庙以祭祀。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纪念张仲景的专祠――医圣祠。

各位请看。这便是具有汉代建筑风格的医圣祠大门,郭沫若先生1959年12月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大门前这一对炮楼式的建筑称为"子母门阙",高的为母阙,低的为子阙,其形象如同一位母亲怀抱一婴儿。在中国汉代的建筑群中,时常可以见到这种建筑物,一可以起"了望哨"的作用,二可以作"烽火台",三起装饰作用。大门上的这对青铜制品称为"铺首衔环"其虎嘴中叨一圆环,它象征着威严和雄伟。这对"铺首衔环"重约三百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铺首衔环"。

大家请看,门庭内的这块巨大石屏,是一块完整的石料制成的,长高各为3.5米,重达6吨,是中国当代碑林一绝。石屏正面雕刻的是已故名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张仲景传》,它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辉煌的一生和对中国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两侧的对联是中国有名的老中医任应秋教授题写的,上联是:"阴阳有三,辩病还须辩证"。"阴阳有三"是指三阴(少阴、太阴、阙阴)和三阳(少阳、太阳、阳明)。"辩病还须辩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症,必须要依据张仲景的"辩证论治"学说,也就是根据病人得病的时间、地点,结合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对症下药。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意思是说:"医生和治理国家的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治国,然而要把国家治理好的根本目的在于让人民健康、安乐、生活美满。"

石屏背面雕刻的是张仲景写的《伤寒杂病论序》。在序言中,张仲景说明了自已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他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以来,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者十居其七"。东汉末年瘟疫的大流行,百姓因得不到治疗而大批死去,这种凄惨的局面和仲景家族自身的遭遇,促使他立志学医,走上了救民于水火的艰难道路。

我们现在看到的四个塑像,分别是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大医学家的塑像。这位是医和,医和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名.医,距今有2700多年,那时他认为疾病不是鬼神作祟,而是大自然的变化作用于人体引起的,医和后面的为王叔和,他是魏晋时期的医学家,距今looo多年。他精研医学,重视诊脉,着成《脉经》一书、同时,他搜集、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使其得以流传至今。左边的这两个塑像,前面的是华伦,后面是李时珍。华佗和仲景是同时代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儿、妇、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他在世界上首创使用麻沸散(酒内浸入草药),进行腹腔手术。他还依照虎、熊、猿、鹿、鸟的形体动作,创"五禽戏",用以强健身体,治疗百病,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李时珍是明朝医学家,距今470多年,他花费27年时间,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近200万字,该书总结了中国几千年的药物治疗经验,把药物学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后来该书传人日本、朝鲜、越南,17~18世纪传人欧洲,对世界医药学和生物学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下面请大家继续随我参观"张仲景史画"部分,"张仲景史画"是一套反映张仲景生平事迹的绘画。这一套绘画共二十四幅,采用了汉代画像石刻的浅浮雕手法,显得古朴凝重。因张仲景是东汉人,所以设计者张一平先生采用了汉代造型艺术,更符合两汉的时代特色。大家可以按顺序欣赏。下面的这些书法,是历代名人对张仲景的评赞。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百寿亭"和"百寿图",它们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手迹。这是"张仲景敬仰之碑"。

我们现在去瞻仰张仲景墓祠。这两座仿汉建筑叫"春台亭"和"秋风阁"。《春秋》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书,是由孔子撰写的,而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有医学春秋之称,故修建"春台亭"和"秋风阁"以纪念。

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张仲景的坟墓,此墓始建于何时,已无确考。墓前的石碑,是清朝所立的。仲景墓是仿汉墓式样,墓的四角各有一个羊头,在中国古代"羊"和"祥"是同音、同义的两个字,象征着吉祥(如"美"和"善"都以羊为字头)。墓顶的莲花座,象征着仲景"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医德医风。

朱仙镇导游词 ·中岳庙导游词 ·岳飞庙导游词 ·河南嵩山少林寺导游词

现在我们进入正殿。正殿塑着仲景老师手拿卷宗的塑像。这些匣额是历代名士赠送的。两侧房内陈列的是《张仲景史画》原稿。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棵树叫"凌霄花树",也就是"紫葳"。它八月份开花,花朵呈喇叭型,异常娇丽,此花可入药,有止血化淤,调节经络的作用。

这是西偏房,周恩来总理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这些是在重修医圣祠时,整理出的文物。这是"下水管道",它说明在汉代,城市的通水设施已经很完备了。这是"铁斧",是熬制中药用的容器。这是"陶井圈",建在水并的上边,可以防止井水被弄脏。这是"药白",是捣药用的。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十四

各位旅客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所在的欢乐旅行社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安阳!我是你们的地接导游员小祁,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服务的。预祝大家本次旅途愉快,也希望各位能够游的尽兴,玩的开心!行程中请大家保管好自己的物品。

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殷墟,殷墟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位于安阳城西北2.5公里的小屯村一带,面积约24平方公里。古称"北蒙",又名"殷"。公元前14世纪,商王从今天的山东曲阜一带迁都到殷,直至纣灭亡,在此共传8代12王,经历了273年。此处出土的刻字甲骨于1899年首先被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1920xx年10月至1937年6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殷墟进行了15次发掘。从1920xx年发掘到现在,出土了大量的甲骨、陶器、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等物,并已大体搞清楚了殷墟的布局:小屯村东北为宫殿宗庙区,周围分布着手工作坊、居住址和墓葬,洹河北岸以侯家庄西北冈和武官村北地为中心,是王陵区,分布着居住址、墓葬和祭祀。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殷墟,位于我们正前的是一口大鼎,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司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安阳武官村西北冈由村民挖出,日军占领安阳期间,村民重又将大鼎掩埋起来。此鼎于1946年运往南京,藏南京博物院。1959年运至北京,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司母戊大方鼎为一巨型青铜器,通高1.37米,长1.1米,宽0.77米,重达875公斤。鼎体周围以雷纹为地,上有龙纹蟠绕,四角为饕餮纹,腹内壁有铭文"司母戊"3字。该鼎是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在世界古代青铜器中也是仅见的。

我们往西北走,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女大将军------妇好。这是妇好的墓地 ,墓室呈长方形,南北长5.6米,东西宽4米,深8米。出土青铜器、玉器、石器、骨器、象牙器、陶器、蚌器等各类随葬品1928件,贝6800多枚。其中铜铙、铜镜、玉雕人像、玉雕动物、象牙杯等,都是极为珍贵的文物。从出土的青铜器上不少铸有"妇好"铭文的情况分析,墓主人当为妇好。她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曾率兵征夷方,讨土方,伐西羌,一次率兵可达1万多人,是一位能征善战的女将军。

各位游客,下面是我们的自由时间,请大家尽情的游玩吧,半个小时后,我们甲骨文区见面。感谢大家的配合,最后祝大家旅行玩的愉快。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十五

朋友们:嵩山是闻名今古的风景名胜地。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称“宗高”、“宗山”,西周时称为:“岳山”,公元前771年周平王迁都洛阳以后,以嵩山位居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它与山东的东岳泰山,陕西的西岳华山,湖南的南岳衡山,山西的北岳恒山以及神话传说中海上的方丈、蓬莱、瀛洲三台山称为三山五岳。

嵩山,属于伏牛山的一支余脉,由东向西绵延30多公里。嵩山主体由变质的坚硬石英岩构成,花岗岩、片麻岩和石灰岩等呈局部分布。在距今约17~19亿年前.嵩山经强烈地壳上升运动,断裂上升成高出豫东平原千米以上的山地。后经多次剥蚀、抬升,终于形成了今日群山耸立、层峦叠嶂,高大雄伟的山体。

嵩山由两组山峰组成。东为太室山,即嵩山主体;西为少室山,当地称为“玉寨山”。两山相距5公里。

太室山山势坦缓,雄浑高大,远远望去,似一条伏卧的巨龙,显示了“嵩山如卧”的特征。主峰为峻极峰,海拔1500余米,也是嵩山的最高峰。山上浓荫蔽日,草木茂盛,苍翠欲滴,山间泉水,潺潺有声。站在峰顶极目四望,辽阔的中原,景色绮丽,处处锦绣。峰顶中间有一处残碑,据说是清朝乾隆皇帝登山赋诗的遗迹。在山体南麓,历代曾多次兴建庙宇书院。最东端的中岳庙,是中国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它始建于汉朝初年.后来经过多次改建,占地面积约10余万千方米。庙宇布局严紧,右柏森森。一条石砌甬道贯穿七进大院。甬道两旁碑碣如林,铸像挺立。穿过化三门,迎面是四座石雕栏杆的平台,这是四岳殿基,分别代表着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遗憾的是,四岳大殿于1944年被日本帝国主义的飞机炸毁,只存了四座殿基。目前保存的中岳大殿,为明代改建的一座九脊重檐殿式建筑。殿内的画梁雕栋,天花板上采绘的飞龙翔凤,工艺精巧,维妙维肖。庙内还保存了唐碑、四尊宋代铸铁人等文物,庙南500米处是汉三阙浮雕。中岳庙观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中岳庙向西约5公里是嵩阳书院,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院内的两株古柏,虽然饱经风霜浮皮脱落,但是仍然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据说汉武帝游览嵩山时,古柏既在,曾封宦们是“大将军”和“二将军”。从那时算起,两棵古柏现在至少日有20xx多年的高龄了。

嵩山西南麓山坳中还有两处禅林点缀着山色。位于登封县西北5公里处的嵩岳塔,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这座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古塔,共15层,系砖构密檐式,塔身造型浑圆,别具一格。嵩岳塔旁的嵩岳寺,是北魏宣武帝时营建的离宫。寺西约半公里的会善寺,被一片柏树环绕。中国唐代著名大文学家僧一行曾在此寺出家。寺内的大雄宝殿、唐塔、戒坛石柱、会善寺碑、造像碑等都保存完好,特别是造像碑上雕刻的几百个小佛像,栩栩如生,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雕刻技艺。

高山东麓,保存着中国最早的天文台之一——告成观星台。这座观星台建于公元1279年,是中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设计创建的。当时,元世祖忽必烈派郭守敬等人改革历法。郭守敬认为只有根据天象观测的结果才能制定比较准确的历法。于是他历时3年时间,制作了13种天文仪器,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7个观测站。中岳一向被人称作天下之中,所以告成天文台就成为当时全国观测站的中心。郭守敬利用这些观测站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制定出历史上有名的“授时历”。这部历法计算一个回归年的时间,比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比现在国际上通用的格里历要早出300多年。

少室山是嵩山西边的另一群山峰,群峰突兀争奇,有“九鼎莲花”之称。主峰御寨山,海拔1400多米。山上怪石嶙峋,林木苍翠,山顶宽平如寨,分为上下两层,四面有天险可守。相传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曾在此山安营扎寨,至今山顶上还留有当年起义军用过的石碾、水柜等遗物。站在峰顶鸟瞰嵩山群峰,峰峰争奇竞秀。那莲花峰犹如含苞待放的芙蓉;三鹤峰像三只仙鹤跃然欲飞;悬练峰似一股飞瀑自山顶飞泻而下,如万丈百练悬挂当空……

少室山北麓山坳中的少林寺,乃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发祥地。据记载,少林寺始建于汉代。北魏时期,禅学盛行,印度的达摩和尚到中国传授衣钵,在少林寺面壁9年,少林寺又得以扩建。这一时期少林寺和尚众多,曾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

少林寺以拳术闻名全国,著名的少林派武术就诞生在这里。据考证,过去这里的和尚每天面壁静坐,萎靡困倦时,需要舒展身体,踢腿伸胳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套健身的如意拳,以后经过寺僧们的充实、演练、提高,遂发展成为功力深厚的少林拳。少林拳讲究气和力的运用,它要求站如钉、动如风、囚如猫,抖如虎。现在少林寺千佛殿内砖砌地面上有很多半指深的坑,据说就是当年少林寺和尚练功时踩出的脚窝。千佛殿中现存的珍贵壁画——《五百罗汉毗卢图》和东偏殴内少林寺练拳壁画,技法朴实生动,神态逼真,色彩运用亦很成熟,表现了中国古代绘画大师娴熟的艺术才能,也为少林拳法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少林寺附近还有两处建筑群,一是西北半山腰的宋代建筑初祖庵;二是由大约220座大小佛塔组成的塔林,它们分别是唐代至清代的少林寺主持人的墓塔。佛塔大小不一,高者可达几丈,矮者仅及常人腰间,塔式繁杂。有些佛塔上还有精美的石雕装饰。塔的大小、高低、华朴,标志着死者在佛教团体内韵地位。塔林对研究中国佛教源流宗派,探讨古塔建筑艺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幅幅风光优美的胜景,一处处令人难忘的古迹名胜,使嵩山闻名遐迩,蜚声中外。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十六

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这些词汇或许大家都不陌生。看到它们你马上会联想到河南,因为它们是河南旅游的“王牌”景点。你来过河南吗?你了解河南旅游的现状吗?今天我就给大家说一说河南的旅游。

河南的旅游曾经在全国有很高的地位。旅游界流行一句话:中国旅游看“三南”:河南、海南和云南。河南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海南得天独厚的热带风光以及云南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一直为国人所乐道,也是中国吸引海外客源的重要招牌。河南地处中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河南旅游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劲头和日新月异的面貌。按其特色,河南旅游大致有七个方面的特点:古、河、拳、根、花、红、绿。 说到河南的古,想必谁都不会怀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同河南休戚相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直到今天,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历史兴衰都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中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个,99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南有七座,几千年历史的尘埃积淀成了我们脚下厚实的黄土地,里面埋藏着秦砖汉瓦和唐诗宋词。地下一块不起眼的小瓷片没准是哪位皇上的御用品呢!河南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兴起于中原并且从这里四散开来。河南的古老让人肃然起敬。(代表景点:商城遗址、河南博物院)

河是指黄河。中国人习惯的把黄河比做是母亲,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她的浩浩荡荡、一往无前的性格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和寄托。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中国九个省区,九省中她惟独钟情于河南,给这里的人民留下了许多美好和不美好的回忆。许多统治者选择位于中原、濒临黄河的开封或洛阳作为自己的都城,给这里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由于黄河携带大量的泥沙使得河床抬高,在历史上黄河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豫东一带常年受黄河水灾之苦,人民生活流离失所。河水过后的地面上一无所有,黄沙湮灭了曾经的繁荣,历史上诞生了“黄泛区”这个名词。如今的黄河经过治理柔和了许多。在三门峡你可以看到“高峡出平湖”的壮景,在郑州可以领略她“滚滚东逝水”的雄姿,到了开封又可欣赏到“地上悬河”的奇景,曾经的“黄泛区”商丘也大做黄河故道的文章发展生态旅游。黄河犹如一条玉带,把中原几千年散落的历史串了起来,结成一条光彩熠熠的项链。(代表景点:郑州黄河游览区,开封铁塔)

中原有两拳:少林拳和太极拳。它们不但在国内打出了声势,而且打到了国外。少林拳得名于少林寺,“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拳为先”。少林寺之所以蜚声海内外,在于少林功夫的博大精深。游客到少林寺不是冲着精美的寺庙建筑和虔诚念经的和尚,吸引他们的是少林功夫。现在很多的外国人也来到少林门下拜师学艺,他们不但学到了少林功夫和少林文化,同时也宣传了河南,吸引他们的同胞来河南观光旅游。相比之下,太极拳则注重“内销”。这种发源于焦作陈家沟的拳种已经在全国普及开来。在全国随便哪一个城市,早上公园里你一定会看到太极拳爱好者的那柔美的身姿。现在陈家沟建了太极拳纪念馆,越来越多的太极爱好者纷至沓来。世界首届传统武术节的举办使河南大赚一笔,名利双收。河南双拳出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代表景点:少林寺,陈家沟))

有位作家说过一句让人听起来有些嚣张的话:河南人是中国人的娘。其实这话不无道理。中国人以炎黄子孙自称,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其后代一脉繁衍,产生出许多姓氏。按人口多少排出的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3个发源于河南,其中前五大姓氏(李王张刘陈)中李、张、陈均出自河南,王姓和刘姓最早的一支也在河南产生。每年有许多海内外人士来河南寻根拜祖。看到满头华发的华侨不远万里来到自己家族的祠堂,对着祖宗的神位三叩九拜、泣不成声,那虔诚的神态着实让人感到“根”在中国人心中的分量。(代表景点:新郑轩辕故里)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吟颂了河南两大名花---牡丹和菊花。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历来为人们所称颂。虽然牡丹遍及全国,但是提到她,人们首先还是会想到洛阳。传说武则天一日兴起,让百花在寒冬腊月开放,百花畏惧她的权势,次日纷纷破例开放,惟独牡丹拒不开花,武则天一怒之下把牡丹从京城贬到洛阳。牡丹到洛阳后昂首怒放,香溢八方,故牡丹又被称为“洛阳花”。洛阳气候温和,土壤适宜,适合栽培牡丹。每年4月15日举行的牡丹花会吸引许多爱美之人来一睹她的风姿。开封菊花的历史也很悠久,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就驰名全国。菊花姿色优美,色彩艳丽,不但有很强的观赏性,也有很强的民族性。尤其当万木萧疏、群芳凋谢的时候,惟独她临霜不惧,傲首独放,显示出其刚毅的性格。因此人们把她和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每到10月18日菊花会期间,漫步在古城开封的大街小巷,你仿佛臵身于花的海洋,红的、黄的、白的菊花点缀了古城,也点缀了人们的心情。两地以花为媒广招宾客。难怪两地百姓脸上的笑靥如鲜花般灿烂。(代表景点:牡丹花会、菊花会)

当前全国上下掀起了一场“踏寻革命遗迹、缅怀革命先烈”的红色旅游活动的高潮。河南,这片承载着创建共和国历史的红土地,在缔造新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河南,追寻先辈足迹、踏访革命圣地的“红色旅游”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革命老区、红色根据地、伟人故居、著名战争遗址、革命事件故址、革命烈士陵园和有时代特征的建设项目与单位等。前一段时间“红旗渠精神展”在全国各大城市巡回展出,所到之处引起极大轰动,人们争相前去参观、学习,无不惊叹于林县人民在艰苦环境中的那种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和英雄气概。坐落在省会郑州市中心的二七纪念塔已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重要的是一种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长眠于兰考的黄河岸边,守望着这块他曾为之奋斗过的土地。这些红色旅游景点更激起人们的爱国热情,让我们增加了信心,激励我们为了幸福的明天而更加努力拼搏。(代表景点:红旗渠、南街村)

河南不仅有着悠远的人文旅游资源,还有着风光秀美、景色宜人的自然旅游资源。温暖的气候、丰沛的降水给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河南发展绿色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河南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居全国前列,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河南占了两家。在发展绿色旅游方面河南走在了全国的前面,并且创造了“焦作现象”“栾川模式”这些在旅游规划、开发、营销方面的奇迹,倍受业内人士推崇。游客在苍山绿树间看飞虹直下,听溪水淙淙,他们就是点缀在河南绿色景区中的一朵朵“红花”。 (代表景点:云台山、重渡沟、鸡公山)

历史上曾有“逐鹿中原”的说法,如今许多人开始逐“游”中原。他们要在苍老的历史古迹面前与前人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要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得到一次心境的升华。大批的包机、专列、车队已经并且还在继续驶进河南,淳朴好客的河南人真诚欢迎四海宾朋的到来!

殷墟的导游词100字左右篇十七

在洛阳市城南约7公里的关林庙,规模不大,但是香火极旺,因为这里埋葬着蜀汉名将关羽关二爷的首级(头颅)。根据古代封建礼制,帝王墓为“陵”,王侯将相墓为“冢”,只有圣人的墓才能称为“林”。两千年来,关羽的地位从王侯一直上升到武圣人,能与“关林”相媲美的也只有山东曲阜的孔林。

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在汉代关庙的原址上,开始建庙种植柏树,清朝乾隆年间(1735—1799年)加以扩建,基本形成如今的关林庙的规模。关林庙的建筑规格是按照传统的宫殿式修建的,游客进入关林大门后,步行沿着中轴线向前游览,依次可以看到关林庙的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坊、八角亭等祠庙部分,在祠庙的后面,就是埋葬着关羽首级的墓冢(地)。

当你来到关林庙,除了拜祭武圣人关二爷之外,还有很多亮点值得你去观赏。明代(修建)仪门上的七七四十九颗门钉和清代(修建)大门上的九九八十一颗门钉,反映了从明代到清代,关羽的地位从王侯级别上升到了帝王级别。

当你来到仪门和二殿时,不要忘记抬头看看上面的匾额:“威扬六合”和“光昭日月”两块匾额,分别出自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手。当你从仪门走向拜殿时,能看到两边有一百多尊“甬柱顶雕石狮”,小狮子各个圆润生动,一点没有生硬之感,代表了乾隆时间中原石刻的最高水平。在大殿和二殿内,还有不少和关羽相关的木刻和雕像,如: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和关羽夜读春秋等。

在每年的九月,关林庙将会举办大型国际朝圣大典,大典期间来自海内外的朝拜团将会在这里祭拜关圣人;每年的春节期间,关林庙还会举办大型庙会,有时会有民间社火前来助祭,非常热闹。关林庙距离龙门石窟不远,一般游客会一并游玩。

篇二:洛阳关林导游词

关林位于洛阳市南七公里,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东傍伊水清流,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150余间。

据庙碑记载,关林汉时有庙,距今已有1780余年的历史。现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其布局按帝王宫殿式建筑而建呈“回”字形结构。从大门外的舞楼、大门、仪门、大殿、二殿、三殿、墓冢直至后门为其南北向中轴线,其他建筑的布设皆沿此线左右对称,错落有致。体现我国古建文化的传统特点和“大一统”的思想意识。

财神殿,是关林现存最早的建筑,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殿门裙板上浮雕龙凤、牡丹、麒麟等,额坊彩绘八仙及“斩颜良”、“诛文丑”、“杀秦琪”等12幅关羽故事,展示关羽万人无敌的神勇历史。殿门悬有光绪皇帝手书的“光昭日月”匾额。二殿佛龛内塑关羽财神像一尊,关平、周仓肃立左右。两边各立一童子,持算盘者为招财童子,持称者为利市童子。二殿东西墙上的壁画,展现了百姓心目中所熟知并供奉的各路财神。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教师节感谢老师的话幼儿园 幼儿园感谢老师的话语(模板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

    最新介绍河南导游词800字精选(14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

    宁波溪口导游词开头(3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太湖概况导游词(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2023年香山导游词100字3篇(实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2023年青城山导游讲解词 青城山导游词5分钟十四篇(实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

    最新四川青城山导游词800字 四川省著名景点青城山导游词(1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四川青

    2023年山东省的导游词(大全六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最新山东景点导游词500字大全(六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

    山东景点导游词四篇(优秀)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